-
寒夜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杜耒
寒夜宋代: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。寻常一样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。 译文及注释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。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,主人点火烧茶,招待客人;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,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,显得和平常不一样。整首诗语言清新、自然,无雕琢之笔,表现的意境清新、隽永,让人回味无穷。 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,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。常在口头的话,…- 3
- 0
-
拟行路难·其四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鲍照
拟行路难·其四南北朝:鲍照泻水置平地,各自东西南北流。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酌酒以自宽,举杯断绝歌路难。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,群雄割据,社会动荡。鲍照出身寒微,怀才不遇。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,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,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,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。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,形成了…- 6
- 0
-
论诗五首·其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赵翼
论诗五首·其二清代: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,至今已觉不新鲜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生活在清朝的赵翼接触过许多著名的诗词,但作者提倡创新,反对一味的模仿。作者慷慨激昂,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感情。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 作者背景 赵翼 赵翼(1727年~1814年1月10日)清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云崧…- 15
- 0
-
马嵬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袁枚
马嵬清代: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,人间亦自有银河。石壕村里夫妻别,泪比长生殿上多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作者赴陕西任职途中。唐代天宝十四载(756年)发生安史之乱,唐玄宗自京都长安逃往四川经过马嵬坡时,禁军哗变,迫使唐玄宗命杨贵妃自缢。历代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多有题味。其中最著名者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。诗人缅怀历史,自然想到《长恨歌》,创作此诗,抒发感…- 11
- 0
-
初入淮河四绝句·其三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杨万里
初入淮河四绝句·其三宋代: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痕交涉亦难为。只余鸥鹭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,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,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,来到原为北宋腹地,现已成为宋、金国界的淮河时,感慨万端诗以抒怀。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 作者背景 杨万里 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…- 5
- 0
-
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谢朓
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南北朝:谢朓灞涘望长安,河阳视京县。白日丽飞甍,参差皆可见。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。喧鸟覆春洲,杂英满芳甸。去矣方滞淫,怀哉罢欢宴。佳期怅何许,泪下如流霰。有情知望乡,谁能鬒不变?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(齐明帝建武二年),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。在这次出守途中,他还写了一首题为《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》的古诗,据《水经注》记载,江水经三山,从板桥浦流出,可见…- 4
- 0
-
柳枝词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郑文宝
柳枝词宋代: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,直到行人酒半酣。不管烟波与风雨,载将离恨过江南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975年(北宋开宝八年)宋灭南唐后,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,被任命广文馆生。为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,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、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。 参考资料: 1、唐圭璋等.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10-11 作者背景 郑文宝 郑文宝(953~1013)字仲贤,一…- 7
- 0
-
蜀道难·其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萧纲
蜀道难·其二南北朝:萧纲巫山七百里,巴水三回曲。笛声下复高,猿啼断还续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背景 萧纲 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- 31
- 0
-
书河上亭壁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寇准
书河上亭壁宋代: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,独凭危槛思何长。萧萧远树疏林外,一半秋山带夕阳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寇准三十七八岁时,前有小序,说在咸平元年(998年)镇河阳,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。这是四首(春、夏、秋、冬)组诗中的第三首。 参考资料: 1、李梦生.宋诗三百首全解.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7年5月1日:第9-10页.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,题写在黄河边一座…- 2
- 0
-
东城高且长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佚名
东城高且长两汉:佚名东城高且长,逶迤自相属。回风动地起,秋草萋已绿。四时更变化,岁暮一何速!晨风怀苦心,蟋蟀伤局促。荡涤放情志,何为自结束?燕赵多佳人,美者颜如玉。被服罗裳衣,当户理清曲。音响一何悲!弦急知柱促。驰情整中带,沉吟聊踯躅。思为双飞燕,衔泥巢君屋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此诗是《古诗十九首》之一。《古诗十九首》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,作者已佚,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。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…- 8
- 0
-
宿甘露寺僧舍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曾公亮
宿甘露寺僧舍宋代: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,床底松声万壑哀。要看银山拍天浪,开窗放入大江来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背景 曾公亮 曾公亮(998年-1078年)北宋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军火家、思想家。字明仲,号乐正,汉族,泉州晋江(今福建泉州市)人。仁宗天圣二年进士,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历官知县、知州,知府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端明殿学士,参知政事,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。封兖国公,鲁国公,卒赠太师、…- 10
- 0
-
赠从弟·其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刘桢
赠从弟·其二魏晋:刘桢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岂不罹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背景 刘桢 刘桢(180―217),字公干,东汉末年东平宁阳(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)人,东汉名士、诗人。他的祖父刘梁,官至尚书令,其人博学有才,警悟辩捷,以文学见贵。他的文学成就,主要表现于诗歌、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,在当时负有盛名,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,称为“…- 8
- 0
-
上邪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佚名
上邪两汉:佚名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《上邪》是《铙歌十八曲》之一,属于乐府《鼓吹曲辞》。《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》认为应该跟《有所思》合为一篇。《有所思》是考虑决裂,《上邪》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。《乐府诗鉴赏辞典》认为两者相互独立。参考资料: 1、李春祥等.乐府诗鉴赏辞典.河南:中洲古籍出版社,1…- 10
- 0
-
别云间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夏完淳
别云间明代:夏完淳三年羁旅客,今日又南冠。无限山河泪,谁言天地宽!(山河 一作:河山)已知泉路近,欲别故乡难。毅魄归来日,灵旗空际看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顺治三年,完淳与陈子龙、钱旃饮血为盟,共谋复明大业,上书鲁王(朱以海),鲁王遥授中书舍人,参谋太湖吴易军事。顺治四年(公元1647年)夏,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,为清廷发觉,遭到逮捕。《别云间》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,临别…- 4
- 0
-
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元好问
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朝: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, 小蕾深藏数点红。爱惜芳心莫轻吐, 且教桃李闹春风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1240年(嘉熙四年)前后,诗人已入暮年,时金已灭亡,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,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,过着遗民生活,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,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,独善其身。在这时,诗人创作了这首诗。参考资料: 1、李修生.元曲大辞典:凤凰出版社,2003年:124 2、齐存田.遗…- 5
- 0
-
击壤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佚名
击壤歌先秦:佚名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帝力于我何有哉!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。传说在尧帝时代,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,一边悠闲地做着“击壤”的游戏,一边唱出了这首歌。 参考资料: 1、余建忠.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.昆明市:云南大学出版社,2011年:1-2页. 鉴赏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…- 12
- 0
-
春日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秦观
春日宋代: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背景 秦观 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…- 9
- 0
-
垓下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项羽
垓下歌先秦: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。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,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,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,饮酒消愁。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,看着心爱的骏马,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《垓下歌》。作诗之后,项羽率部突围,虽曾杀伤敌军多人,终因兵力单薄,自刎于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)。 参考资料: 1、吕晴飞等.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.北京:中…- 10
- 0
-
书愤五首·其一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陆游
书愤五首·其一宋代: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(宋孝宗淳熙十三年)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。陆游时年六十有一,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,然而诗人被黜,罢官已六年,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。想到山河破碎,国家动荡,感于世事多艰,小人误国而“书生无地效孤忠”,于是…- 8
- 0
-
临安春雨初霁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陆游
临安春雨初霁宋代: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(淳熙十三年)春天,作者奉诏入京,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,赴任之前,先到临安(今浙江杭州)去觐见皇帝,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,在百无聊赖中,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。参考资料: 1、缪钺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…- 6
- 0
-
游园不值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叶绍翁
游园不值宋代: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。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 译文及注释 作者背景 叶绍翁 叶绍翁,南宋中期诗人,字嗣宗,号靖逸,处州龙泉人。祖籍建安(今福建建瓯),本姓李,后嗣于龙泉(今属浙江丽水)叶氏。生卒年不详。曾任朝廷小官。其学出自叶适,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,与真德秀交往甚密,与葛天民互相酬唱。- 8
- 0
-
约客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赵师秀
约客宋代: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 译文及注释 鉴赏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,难免焦躁不安,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,以此入诗,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。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,却写得深蕴含蓄,余味曲包。 “黄梅时节家家雨。”作品开篇首先点明了时令,“黄梅时节”,也就是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。接着用“家家雨”三个字写出了“黄梅时节”的特别之处,描绘了…- 5
- 0
-
蒿里行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曹操
蒿里行两汉:曹操关东有义士,兴兵讨群凶。初期会盟津,乃心在咸阳。军合力不齐,踌躇而雁行。势利使人争,嗣还自相戕。淮南弟称号,刻玺于北方。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189年(东汉中平六年),曹操独自引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,战败。不久,讨伐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,四分五裂,互相残杀起来,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…- 11
- 0
-
观书有感·其一原文、翻译及赏析_朱熹
观书有感·其一宋代: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(那 通:哪) 译文及注释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(庆元二年),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,朱熹与门人黄干、蔡沈、黄钟来到新城福山(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)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。在此期间,他往来于南城、南丰。在南城应利元吉、邓约礼之邀作《建昌军进士题名记》一文,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。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…- 3
- 0
幸运之星正在降临...
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!
恭喜!您今天获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积分
我的优惠劵
-
¥优惠劵使用时效:无法使用使用时效:
之前
使用时效:永久有效优惠劵ID:×
没有优惠劵可用!